首页 > 聚焦 > 正文

新消息丨朱增勇预测:2023年猪价有望继续盈利,提指标降成本是关键!

2023-02-17 23:07:12   来源:拾月财经  

2022年,生猪市场跌宕起伏,给养猪人带来了不少挑战,业内普遍反映养殖难度加大,2023年,生猪市场将如何发展?养猪人又该何去何从?


(相关资料图)

“经过2021年、2022年两年的跌宕期,2023年相对而言会进入更稳定发展时期。”近日,在扬翔股份规模猪场年会上,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分析了中国生猪发展与未来猪价形势。

一、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主要具有几大特点:一是生猪产能已经处于常态水平;二是需求进入平台期,但消费将温和复苏;三是成本处于高位,饲料成本涨幅明显;四是养殖2019年起连续处于盈利,但养殖主体差异较大。

“近几年,猪周期整体的趋势较以往有差异,根本原因在于规模化水平的提升,2022年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的出栏比重预计可能在65%左右。”朱增勇指出。

此外,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消费需求对产业拉动减弱,产业投资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猪肉在肉类生产结构中稳中略降,但降幅小于供给结构中降幅;猪肉在肉类供给结构中降至60%以内;生猪产能处于较高水平,市场情绪成为短期影响存栏结构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价格波动、养殖情绪和消费偏好带动活体重增长

朱增勇表示,“从供给端来看,集中度变动较小,但生产区域有所转移;从规模化养殖水平来看,养殖户数量进入相对稳定、结构优化期,规模质量也进入优化期;从产业发展来看,产业集中度提升改变产业形态,将发展机制和产业链发展有机融合是企业需要探索的重要议题;从成本来看,行业成本处于历史高位倒逼产业提高发展质量,智能化养殖是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二、2023年猪价处于相对平稳阶段

展望未来,朱增勇认为将会出现几大变化:

◆生产方式在变:散户加快退出,设施化、自动化、智能化将会引领整个生猪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生产结构在变:禽、牛羊肉产量和供给增加;

◆产业形态在变:向着组织化、一体化发展,这是不可逆的趋势;

◆宏观经济在变,收入提升带动消费升级;

◆发展环境在变:面临环保压力、疫病冲击、成本增加,挑战更加复杂,而且挑战的力度更大

◆市场形态在变:猪价短期波动加剧,产能调整机制变动。

朱增勇指出,“猪价预测短期看中大猪的存栏,中期看仔猪的供给量,远期看母猪的存栏。从中期来看,受二季度需求回暖和供给压力趋缓带动,所以我觉得今年二季度某个时间点猪价或出现明显反弹,但按照今年整体趋势,下半年或会明显下滑,一季度可能还是一个摸底的过程。”

综合来看,2023年,上半年能繁母猪产能或略减,下半年略增,今年能繁母猪的变动或是FW发生以来最小的一年。饲料成本可能还会呈现高位;另外,2023年猪肉产量将略高于2022年,供给量预计小幅高于2022年,大概在50~70万吨,如果消费回升,下半年整体的行情还是处于较好的水平。

“从全年来讲的话,我觉得2023年猪价将处于相对平稳阶段,有望继续小幅盈利,关键在于通过改善指标降成本,以稳定收益!”

关键词: 中央猪肉储备

推荐内容

Copyright www.caikuang.zhangbeibao.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8
邮箱:39 60 29 14 2@qq.com